參展藝術家:林欣
展覽地點:新時代畫廊(北京)
展覽時間:2009.11.7~2009.11.30
罪:林欣個展”。此次展覽是林欣的首次個展,將集中而全面地呈現他的藝術創作。 本次展覽主題為“完美的罪”。旨在強調:我們在不斷追求完美,不斷追求改變,不斷追 求“發展”,不斷追求“進步”,……,但是,沉湎於此的同時,我們和我們的社會,都在其中舉 起自我毀滅之手,在走向另一個極端。如虛擬現實扼殺了實在:影視對圖像的虛擬,高保真 對聲音的虛擬,計算機編碼對語言的虛擬……在發展中,虛擬逐漸成為人們所熟悉的,這些原 屬於鏡中之像的虛擬物跳脫出了鏡子,並且打敗了現實實在的對應物,而我們,也淪為他們 的替補,在此,實在被消解,而虛擬大行其道。又如,人在對自身和世界的改變中迷失了自 己:我們對自身和對世界的改變改造,不可能比其自身的變化更多,這就是我們的歷史基本 性的弱點。人類的有限性使得我們的行為是一種罪行,當所有的被改變事物一旦展開反擊, 則會是毀滅性的。 在林欣近幾年的作品中,重複出現著一個“仿像”——由電線、電子元件、電子插頭、機 械、金屬等組成,充滿現代科技含量,形態各異、冰冷冷漠的“類人”形象。“她”,被追求雕琢 成一個精神和肉體都極端理想完善的形象,被安排在一個個虛擬時空情境中;“她”精緻優 美、炫亮奪目,同樣有性別,同樣有情感,時而攜帶自己的多重面具,在一個虛擬陌生的自 我空間或社會空間中,進行著自我的對話與遊戲。 她的藝術,彷彿展現著一種“理想未來”存在景象:一個軀體的多樣性,每個人具有平等 的潛在遙在,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知覺條件,每個人處在他們的環境之中,每個人維持他們自 己的真實。我們的皮膚——來自世界的自然保護外殼——將被打破。我們的面孔——來自社 會的人造偽裝面具——將被強固而多變。 林欣的作品,以一種創造性的符號形象——仿像,即以一種沒有原本的(而是人為的) 可以無限複製的形象,它沒有再現性符號的特定所指(形象與現實脫節,甚至形象超越了現 實),純然是一個自我指涉符號的自足世界;以一種虛擬時空,似曾相識而又陌生的跨越時 間或空間的場景,一切彷彿在瞬間凝固停滯,毫無現實世界的流動親近自然。這種由仿像、 虛擬時空所構成的“藝術世界”,彷彿是一種“冷藝術”,它表現在繪畫上,與傳統架上繪畫相 比,擴大了我們與審美對象(繪畫作品)的距離——心理和視覺上產生一種深深的疏離冷漠 感;而它內在傳達的,卻是一種“超真實”、“虛擬的也許是最真實可控的……”的觀念。 林欣,出生於1979年,是中國“獨生子女”的第一代,“工人老大哥”的時代痕跡仍在,她 的童年,是在那些大車間、大廠房中度過,對機器、機械懷有情結;另一方面,作為80年前 後出生的一代,這是經歷並享受改革開放的一代。林欣與其同代人一樣,受現代科技、數字 網絡充斥於生活的影響,使她認為“虛擬的生命也許有著更為真實的存在痕跡。” 這種“超真實”的存在,人們對自我存在與適應方式,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和範圍。虛擬的,成為人們的另一種存在和釋放方式,在其中,人們可以玩著各種“遊戲”,模擬著各種 生活方式,變換著多種身份。在這裡,時間被“都市化”了(這與空間的都市化不同),進一 步個體身體也“都市化”了,個體社會交往可以進入各種界面,從電腦鍵盤、屏幕,到數據手 套等。 “環境的改變,媒介的改變,認知存在方式的改變,必定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創作手 法。” “在數字的虛擬與影像的現實之間,我試圖用作品跨越這兩種空間,呈現更為複雜交錯的 虛擬與存在的思考。”(林欣) 今天,虛擬文化的出現,不但逐漸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,而且也迫使我們思考新的 問題,建構新的思維範式來應對這些深刻的文化變遷。這個時代,電子媒介,如電視,電 腦,互聯網等,更加激進地改變了藝術與現實的關係,模擬和仿像應運而生。林欣的作品, 透露著只有在今天這種虛擬時代、虛擬文化背景下才誕生的藝術特徵。